观其大略 - 2024 春分


前言

光阴有限,精神有限,读书只得观其大略。

说是观其大略,大多也只是草草而读,未领会其中真意。

但真意真的重要吗?

见山见水,或凭阅历,或凭心性。

坦诚以对,能力所限,只得如此;而再来时,或许就又读出不一样的体会,故广读书,不求甚解。

大多杂书只读摘要,非好书不读首章,非经典不读全本。

书也只是知识的一种载体,一年来所学甚杂,无路可寻,看似毫无章法,或有朝一日连点成线,亦未知焉。

注:大略读完再打分。

观其大略

理解当下

《战略与路径》 9/10

又是一本飞行伴侣,春节回家在航班上读完。

HQF所著,似是20年左右在复旦上课的笔记编纂而成。

对于房地产与经济转型的论述值得看,对个人最有现实收获的其实是:

1.法拍房与房价的关系

2.提及的技术经纪人(非专业代理)这条职业路径

庙堂的功力在此,但任何改革推行都是博弈,从理想到现实落地之间或许是九九八十一难,所以艰难。

其他

  1. 《激荡三十年》 看这书的时候适逢繁花热播。很对味。

  2. 《转型中的地方政府》 内容如名,比置身事内中讨论的地方政府政治更深入。眼下兴致贫乏,泛泛翻读。其实我一直觉得要深入理解央地关系,最好的切入口之一应该是以史为鉴,回味中晚唐的藩镇政治(尽管两者有极大差异),安排。


历史人文

《饥饿的盛世》 9/10

本身对清史毫无兴致,偶然从书单翻到此书,吸引人的是标题和文笔。

序言不谈帝王功业,而先看黎民之苦,见怜悯心,可读。

当第一章先说乾隆八字,或是为了出版考虑又笑说这是封建迷信,就知道作者必有功力了。

《繁荣与衰退》 10/10

格林斯潘所著,可比拟为美国经济史。

知其兴替,所以知去路。

对于美国繁荣的核心概述精妙,破坏式创新,觉得其提出的解决衰退的建议未中靶心,比如减少监管的论述,这或许是意识形态不同导致的路径不同。

倒序阅读,详细读完了最后两章,整体值得深耕。

《道德经》

很奇妙,将经典放在观其大略的书单里,显得自己多少有几分不自量力。

但我依然相信“道”不在字眼中,而是不可捕捉只可意会的玄冥。

既如此,读多少怎么读就是一个随心而往的事情。

不恰当的比拟,道是类,德是实例。

现在想来,“……苟非吾之所有,虽一毫而莫取。”已近道矣。

希望能全文背诵。

古代汉语 Mooc 8/10

是门网课,初时昏昏欲睡,开篇先讲繁简字,实在不感冒,但从甲骨文金文开始出彩。

透过字形的演变,看出历史与文化的变迁,甚至审美旨趣的变化,对书法提升有意义。

有些讨论题也有意思,比如为什么从商到周占卜下降。

每当提到书法尚古,就老是会想到修仙小说里总写上古大能留下洞府残券云云,似乎今必不如古,又何谈长江后浪推前浪?

或许艺术需要沉淀,而科技总是创新,但尚古与逐新的界限在哪里?捉摸不透。

先秦诸子思想 Mooc 9/10

授课老师著有配套的读本。

听着轻松,看着轻松。浅白但不俗陋。

打算跟着推荐书目读下去。

其他

  1. 《六朝人物》 序写得深刻难忘,韵味深长,但,看序足矣。

  2. 《魏晋清谈》 去年翻阅,今年加入参考书列。难得不枯燥的学术书,作为世说新语的延伸阅读。主要看清谈的形式部分。

  3. 《齐梁皇室的佛教信仰与撰述》 工具书+1。作者很是年轻,看了序,其导师推荐说是“读书的种子”,羡慕。主题或许小众,但文字扎实。

  4. 《黑毡上的北魏皇帝》 首次接触内亚视角开阔思路。不知道应该结合什么书对照看,搁置。

  5. 《六朝骈文与六朝社会》 没有什么可以摄入的要点,繁杂,只见骈文体例,未见社会关系。非骈文研究工作,了解第一章已经足够。

  6. 《唐代栓选与文学》 考据多来自传世文献,旁征博引还写得入木三分,工具书+1

  7. 史记十讲 Mooc 中上,听听就可,老师是史记权威,但无近年新见解。


民俗神话宗教玄学

海外中国丛书:《成神》 8/10

序写得很好,头一次认真读社科专著的序,序的逻辑性远高于后续文字,治学可参考。

主要写上古时代的天人关系,初次涉猎的领域,对晚商到周的天人关系嬗变产生兴趣,从紧张到和谐,但天人合一并非周的原创,或者说商本身就是异数?

计划扫读《翦商》,希望从文物里得到答案。

对提到的祭祀是官僚制的原型理论感兴趣(虽然本书作者不认同),闲暇可以顺藤摸瓜看看这派学说。

祭祀里祭牲在仪式中短暂的神化,不是新说,但初次看到,耳目一新。

另,是因为翻译问题吗?海外中国这套书总给我标题比内容有趣的体验。

《左道》 9/10

必备工具书。 创见少但整理全,网罗怪力乱神。

搭配袁珂先生的《中国神话通论》看。

《中国社会中的宗教》

都说瓷器国人缺乏信仰,事实当真如此吗?

高度提炼中国宗教信仰的性质,应该为此领域经典之作,只读了前两章,评分或是10/10。

其他

  1. 海外中国丛书:《向权力祈祷》 晚明士绅与寺庙关系。标题吸引人,但看评论说翻译多有错误,所以随意翻翻吧。计划多看看张岱部分的考据。

  2. 海外中国丛书:《烧钱》7/10 就讲烧纸钱这一习俗,觉得讲得不透。

  3. 《巫鬼与淫祀》 楚国简。因为标题而误入,本以为会更有趣。考据类,当工具书吧。

  4. 《讲故事:中国历史上的巫术与替罪》 学术类,考据分析了一些谣言。说起谣言第一反应是什么?叫魂。

  5. 海外中国丛书:《修仙》 流畅而无聊。引述了很多神仙传的内容,不如看神仙传。

  6. 海外中国丛书:《中国社会中的宗教与仪式》 沿海闽南区域民间信仰的社会学研究论文集子。 如果哪天写岭南风俗或许能用上。

  7. 丝路南线民间文学 Mooc 少见的民俗文学课,而且是边疆地区叠加丝绸之路,奇且新。


命理

《命运的求索》

八字入门,成体系,论述了命理学的形成过程,不错的书。

《紫微斗数讲义》

中州派王亭之所著。

没有很深入的东西,入门工具书。

其他

  1. 《图解干支密码》系列:三命通会 穷通宝鉴 渊海子平 滴天髓 八字入门工具书。其实本身是抵触这类图解书籍的,总给人一种廉价促销的不靠谱感。 但你都看图学八字了,谈什么靠谱呢?全当辅助记忆吧。这个系列有多少纰漏无法量测,至少意象画得不错。何况经典自有传世文本,对照自行修正就好。

  2. Steam:奇门遁甲 梅花易数 steam下载 迅速入门知其大略 对我而言足够

  3. 倪海厦 天纪系列 天地人系列只看了天纪,还是去年下半年接近看完的,算不上今年所学,故而放最后了。 主讲紫微斗数结合面相,最有收获的是先生学习事物的方式,先察而问,姑且听之后再找反例,以果决行四个字,当铭记终身。


艺术

《色彩之境》 10/10

对于色彩近乎哲学的解释,色彩与颜色的讨论让我居然顿悟(

太难得,竟能通过看书得到这种授道解惑而不仅是技法的知识。

近乎道的书,而非术。非常值得学。

《摄影笔记》 9/10

脉络清晰,摄影入门书。

(很惭愧,野狐禅瞎拍了好几年,现在开始学点正路)

论述的摄影核心即:

  1. 找准主体(想要呈现的主题)
  2. 恰当展现(合适的摄影技法)
  3. 简化信息(后期与复盘)

如同奥卡姆剃刀法则下的信息传递过程。

再次体会艺术本就是相通,五感不同所以呈现的路径不同,但作家表达与观者沟通的恒定旨趣是不变的。

配套搭配了摄影入门 Mooc 学习,其实可看可不看。

后记

按今年行事匆匆的计划,将会读更多专业书目文献,杂书闲书可能被迫搁置。

但若三日不读,的确觉得面目可憎。

前些年好猎奇,杂书喜看灵异恐怖刑侦悬疑,近两年开始涉足玄学,读书才开始谨慎。

书自有能量,读书应全而广,不可偏废,否则犹如自造信息茧房,不断强化自身偏见。

末引惊蛰自问自答见下:

在这个时代应该追求什么呢?

资源是昂贵的,人脉是昂贵的,甚至连好的帕鲁工位都是昂贵的。 廉价的只有知识,而知识触手可及,却有门槛。 一命二运三风水,四积阴德五读书。 知识何德何能和前几者相提并论? 但它实在廉价,这就足够。 这个时代做选择,往往是在泰坦尼克上挑选座位。 而我选知识,就像濒临溺水者只能抓紧最近的门板(如果有的话)。

参考

  1. 善用zlibray